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姚宇超 通訊員 李艷玲 長沙報道
生物醫藥產業,一個關于生命長度與質量的產業,一個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焦點賽道。
提到長沙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,必然繞不開瀏陽經開區。深耕26年,瀏陽經開區已是湖南最大的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,居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百強園區第37位。擁抱大健康時代,園區將如何促推生物醫藥產業再次騰飛?
搶抓機遇,開辟發展之路
講到瀏陽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的“前世今生”,還得從1996年這個特殊年份說起。就在這一年,瀏陽市舉全市之力建設的319國道正式拉通,這不僅大大縮短了瀏陽連接外界的距離,更為重要的是改革開放的思潮也隨之涌入瀏陽。在“進百強、冠三湘”的戰略目標推動下,另辟一條新型工業發展之路迫在眉睫,于是,1997年,瀏陽生物醫藥產業園應運而生,也就是瀏陽經開區的前身。
建設一個園區,選擇一個好的產業至關重要。
2000年,正值新版GMP改造文件出臺,大量優質生物醫藥企業加大布局或升級改造,加之改革開放以后,歸國留學生帶回了生物醫藥技術,而這些技術需要產業化。湖南醫藥文化底蘊深厚,但是沒有一個園區專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,當時瀏陽經開區大膽提出,堅定發展生物醫藥特色產業,并致力做成園區的主導產業。
于是,一場戰略性破題呼之欲出,一個朝陽產業迎面而來。
敢闖善創,完成一次創業
上世紀90年代末,就全國來說,瀏陽經開區建園起步不算早,決策者們認為,要有所后發優勢的話,必須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在當時缺少母城依托的情況下,瀏陽經開區沒有好高騖遠,而是尋找產業的細分領域,把目光盯在成長性較慢但發展潛力大的生物醫藥產業,既然引不進“大樹”,那就瞄準初創型或剛起步的“好苗子”,慢慢孵化培養,耐心等待,與企業同耕耘、同成長。
慢慢地,生物醫藥產業成為了瀏陽經開區的產業旗幟,也成為了對外招商的名片。但是如何把劣勢轉優勢、把短板變長板,瀏陽經開區26年來一直努力深耕厚植。
專業專心是瀏陽經開區做產業的初心。園區所有專業化的配套服務都是圍繞生物醫藥來做,包括新藥研發中心、留學生創業園以及蒸汽集中供應、專業的污水處理廠、化工區的籌劃等,高效能的貼心服務讓企業在這里能夠扎根創業。
瀏陽經開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就是在這樣的“眾星捧月”下,憑著這種鍥而不舍“愚公移山”的毅力,逐步積少成多、由小變大。企業也是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點積累,盈利之后再投資,完成了第一次創業。就像九典制藥、爾康制藥、華納大藥廠、天地恒一、威爾曼、安邦制藥、斯奇生物等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就是較早入園,后來慢慢發展壯大起來的。如今已經構建起生物醫藥產業為主,健康食品、醫療器械、保健養生等為輔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格局。形成了從原料藥加工、制劑到終端銷售較為完整成熟的制藥生產鏈,品種達800多個,銷售過億元以上拳頭品種達11個。聚集了86家規模以上企業,其中上市企業4家,2022年大健康產業實現規工產值452.3億元。瀏陽經開區也已成為湖南聚集企業最多、門類最齊、產業鏈最全的園區。
厚積薄發,迎來二次騰飛
產業是園區發展的希望,是園區發展的活力源泉。在生物醫藥企業中采訪,企業代表表達最多的就是,瀏陽經開區的干部懂產業、懂企業,彼此有共同的話題。為此也堅定了企業在園區發展的信心。2011年爾康制藥在深交所上市,帶動了園區其他生物醫藥企業做大做強的決心。此后幾年里,九典制藥、南新制藥、華納大藥廠也陸續上市,新三板掛牌和進入湖南省擬上市企業后備庫的企業達到14家,并有40多家企業在園區投資再擴產。生物醫藥產業對園區的經濟貢獻接近40%。2022年底,園區企業防疫藥品日產能達4200萬片(粒),口罩日產能達4000萬只,為穩定市場保供、滿足人民用藥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生物醫藥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積極開辟新賽道,努力做行業的“隱形冠軍”。爾康制藥木薯淀粉膠囊開創全球植物淀粉膠囊量產先河,藥用甘油、丙二醇、奧硝唑等23個主要品種進入全國銷量前三強。九典制藥“洛索洛芬鈉凝膠貼膏”為全省首個年銷售突破10億元的醫藥單品,隨著制劑產業園的投產量產,將有望成為湖南省首個產值過百億的龍頭企業。華納大藥廠因為有原料、制劑一體化生產優勢,多款產品比同類產品更具競爭力。以蒙脫石散為例,憑借穩定的質量和實惠的價格,華納大藥廠生產的蒙脫石散以第一順位入選國家集采。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,2021年華納大藥廠生產的蒙脫石散在國內城市公立醫院、城市社區、縣級公立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終端市場占有率約為36.38%。其明星、獨家產品——多庫酯鈉片,用于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,目前國內其他廠家暫無生產批文。
近年來,借助省藥監局醫療器械快速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政策優勢,瀏陽經開區醫療器械產業初具規模。特別在2020年園區出臺的《關于促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》的加持下,瀏陽經開區醫療器械產業近三年迎來跨越發展。目前,園區共有醫療器械類企業167家,其中142家為近三年來新引進。相關企業累計取得二類、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800余張,80余家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。
經過20余年的精耕細作,瀏陽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具備了二次騰飛的底氣和條件。為搶抓大健康產業發展新機遇,今年年初出臺了《關于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》,為生物醫藥產業制定全面系統的產業扶持政策,單個企業一年最高可獲獎勵3500萬元。
助力新跨越,醫療器械產業初具規模;開辟新賽道,產業鏈強勢崛起;搶抓新機遇,扶持政策傾力加持……
瀏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鄭以仁表示,瀏陽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呈現出制藥產業生產鏈日益完善、醫療器械產業初具規模、動物醫藥產業效應顯現、健康食品產業蓬勃發展、科技服務平臺高效完備的特點。未來,園區將堅定不移走大健康產業發展之路,大力支持企業研發創新和智能化生產改造,力爭用3—5年的時間,培育2—3家產值過50億元的企業,10個以上銷售過10億元的單品,實現以制藥產業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千億發展目標,致力成為湖南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典范。
未來已來,瀏陽經開區不懼挑戰,勇往直前。一代代開發建設者執著的信念,一批批科研工作者激情投入,一位位企業家在這里為夢想奮斗,伴隨著園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提速,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二次騰飛,將迅速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。